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楼市新闻 > 新型城镇化推高地方债务?

新型城镇化推高地方债务?

  • 发布时间:1970-01-01
  • 编辑:黄志
  • 来源:爱房网整理

  目前,在城镇化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,该如何防控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,各界也都在做出积极的探索。

 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(2014~2020年)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。

  这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机会,但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短期仍不能摆脱地方融资模式,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更将成为投资的重点,这也引发了对地方债规模的担忧。

  在此背景下,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俏对记者表示:地方政府需要改变其投资行为模式,解决在投资过程中盛行的道德风险和预算软约束问题;地方政府需要“地方政府金融”这样一种新金融业态的服务,政府信用评级需被提上议程。

  根据《规划》要求,新型城镇化要遵照健康有序的发展模式,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。

  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认为,这意味着城镇化增加的人口速度要超过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,未来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将大幅增加。

  并向记者表示,虽然我国东中西部城市有所不同,但平均来看,农业人口市民化人均成本10万元是需要的,所以,为实现上述目标,至少要增加10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。

  而仅此一项便需要增加10万亿元的投资。刘俏表示:在城镇化题材下,地方基础设施更将成为投资的重点,可以想象政府投资的规模还会大幅扩张,这增加了未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攀升的可能性。

  据国家开发银行预计,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。面对如此大的资金需求,若采用先前的土地财政模式无疑会引发地方债务规模的继续扩大。

  对于防控地方债风险,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“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”。今年全国“两会”上,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其囊括,提出要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,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。

 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斌对此表示:有必要加强人大在地方政府举债过程中的监督审核作用,通过地方政府财政金融动态分析系统和信用评级体系,科学评估借债的合理性,在事后审计基础上,加上事前审核,有效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。

  刘俏认为在落实到细节上,可以采用“地方政府金融”框架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,优化地方政府行为模式。而“地方政府金融”的本质就是将地方政府看成企业,为其编制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收入支出表。通过对资产负债情况、财政收入情况、总体经济情况和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,提供一系列债务管理方面的量化指标,并对地方政府进行信用评级。

  同时,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指出,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,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决定》精神,应建立在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基础上的地方发债管理体制。

  据悉,“地方政府金融”已经在全国7个城市试点,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

团购报名

我已阅读并同意 《爱房网用户服务协议》。号码已加密,请放心报名。

已有97人报名参加团购

免费咨询

对买房有疑问?留下您的手机号码,专业的置业管家将免费为您答疑解惑。

热门楼盘

微信扫码拨号
省时 高效 问底价
记录登录状态 《爱房网用户协议》
立即登录

其他登录方式

修改密码
我已阅读并接受 《爱房网用户协议》
立即注册